首台国产HA级重型燃机下线 为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提供重要支持
2月14日,首台由哈电通用燃气轮机(秦皇岛)有限公司生产的HA级重型燃机从秦皇岛重燃基地下线交付给大湾区用户,这标志着我国重型燃机制造领域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咬住问题不放松”——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效综述之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得好、用得好,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
20余家节能环保公司详解降碳新路径
近期,沪市主板业绩说明会“双碳先锋”主题周上,20余家节能环保产业链的沪市公司积极对话投资者,向市场讲述推动减排降碳、助力绿色发展的故事。
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
2021年10月—12月,生态环境部抽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骨干和行业专家,赴22个省份47个城市,组织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初步查实了一批典型、突出问题。
“十四五”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出炉
《中国证券报》23日刊发文章《“十四五”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出炉》。文章称,国家发改委3月22日消息,《“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日前发布。《规划》提出,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试点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加快完善天然气市场顶层设计。适时推动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交易。
永定河北京段启动春季集中补水
3月28日上午,官厅水库加大向下游补水流量,标志着2022年永定河北京段春季集中补水工作正式启动。
环保问题频发 东北制药6个月领8张罚单
东北制药作为辽宁省重点排污单位、沈阳市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且连续被生态环境监管部门处以罚单,公司日常环保信息披露的缺失值得关注。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揭露两市水体返黑返臭背后原因
部分河段河长制形同虚设;黑臭水体治理治标不治本。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在对吉林省、山东省进行第二轮督察中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以及山东省菏泽市黑臭水体返黑返臭问题突出。
“零垃圾”理念的阿根廷实践
21世纪垃圾处理的实践是“零垃圾”理念的实施。它不是想方设法地处理已生成的垃圾,而是强调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首先是在产品设计时就确定设计内涵要有产品在使用中少成或不成垃圾的内容,既要有耐用设计,还要有回收设计,更要在产业政策上以最大努力避开资源消耗产业及污染型产业。
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两个大局”、为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北京严打向雨水管道排污及倾倒垃圾行为,举报方式看这里
北京严打向雨水管道排污及倾倒垃圾行为
建筑领域减碳势在必行
建筑领域是碳排放大户。
蓝天碧水渐寻常
——晒晒各地2020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
“世界环境日”来了!企查查数据:今年共新增环保相关企业22.48万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广东省的环保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共31.72万家。山东和江苏二省的环保企业分别以29.60万家和27.92万家排名前三位。上海作为直辖市,在环保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很高,以19.24万家企业数量排名第四。四川共有环保企业15.25万家,排名第五位。
“风光”发电量将占全部用电量约11%
今年是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第一年——“风光”发电量将占全部用电量约11%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奋力推进减污降碳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出席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提出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倡议。
强化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法治力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核能将迎更广发展空间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山西省安委办通报石港煤业“3.25”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追责情况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4月14日对石港煤业“3.25”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追责情况进行了通报。
自然资源部严格耕地保护措施 补充耕地项目与地块信息首次公开
记者日前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确保补充耕地真实,自然资源部将主动公开报备的补充耕地项目与地块信息,并逐步完善公开机制,以便社会查询和监督。